1月12日是“腾讯科技向善创新周”的第四日,一场以“社会应急专题论坛2023——数字技术助力公众应急参与”为主题的论坛在线上举办。会上有专家指出,当前社会力量与官方救援力量的协同不足是影响实现救援最优化配置的重要原因,急需打造社会与官方联动的应急信息化产品。
1
【资料图】
缺乏社会救援力量积累影响救援效率
2021年,河南遭遇特大暴雨,一份名为《待救援人员信息》的腾讯共享文档在网络上被广泛转发,为求救者和救援队之间传递信息,被称为“救命文档”。上个月,腾讯地图和腾讯出行服务发布了“新冠防护药物公益互助平台”,许多用户通过该平台小程序与他人快速实现了“余药共享”。
这些事件展现出数字技术赋能应急救援的效果,也引发着更深的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数字技术在社会应急体系建设中的价值?该论坛从风险防范、监测预警、救援处置、灾后重建等多个环节对此展开了讨论。
会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吕孝礼从监测预警环节分析道,监测预警的主要目标是使各类社会主体能够收到符合自己情景的个性化信息推送。为了实现公众及时接收相关信息并采取相应的防护行为,“铺渠道”就成为其核心任务之一,其中包括深入研究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内容设计、受众特性等,从而提高监测预警的效果。
他表示,数字技术可以帮助应急部门更好地理解公众的行为偏好。比如武汉交通被切断期间,部分互联网公司能够了解到城市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从而得知在启动应急措施后公众行动的变化,再反推后续应急工作中该如何进行设计。
不过,吕孝礼坦言,数字技术在应急体系中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在河南水灾中,数字技术在当时网络被切断的极端情况下很难发挥作用。因此,如何探寻更可靠的渠道,进而弥补可能出现的数字技术缺失场景,是目前急需关切的问题。
在应急处置和救援环节,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社会应急实验室负责人滕超针对社会应急开放平台对接需求信息和救援力量,从而实现救援的最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当下实际面临的数个难点。
一是可用的信息化产品较多,但真正适用于各种灾害场景的仍有缺失,在实际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匹配效率偏低。“比如针对不同的灾种,其实在需求上也是千差万别。”除了能想到的最基本需求以外,许多信息化产品仍需在产品端进一步进行完善。
二是社会力量与官方救援力量的协同不够,需打造与官方联动的信息化应急产品。社会力量是官方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如果社会力量使用的信息化产品是一套,官方的应急调度系统是另外一套,二者无法实现高效协同,也会拉低救援效率。
三是社会救援力量缺乏沉淀和积累。他表示,除了专业的救援队伍,每次应急救援事件中都有大量民众加入进来,但这种力量没能实现积累和延续,导致再发生灾害、需要这股力量时难以找到他们。如果应急开放平台能实现对这些有意愿加入救援的社会群体的积累和沉淀,并对其加以培训,“我们国家其实就会拥有很大一群在灾害情况下能够挺身而出的人,那么我觉得是信息化的一种价值。”
2
数字平台有利于增强抗灾信心
去年发布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当下应急管理也正从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那么,数字技术是如何在风险防范和公众参与方面发挥作用的?
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区安全专委会执行副主任张强表示,数字化工具对灾情起到了协助探测的作用,数字技术让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成为积极的观测者、参与者以及信息交流的提供者。
张强认为,新冠药品互助平台等信息化产品加强了社会各方对于灾情动态的掌握,不仅能够互通信息,更有利于增强抗灾信心。而“社区风险地图”等提供风险信息的数字技术产品促进了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转变,“让每一个人都不仅成为被服务的对象,也成为主动的安全守护者。”
此外,数字技术有利于激发创新,进而为解决数字鸿沟等难题提供了可能。在他看来,数字化不应仅仅停留在信息化产品、服务上,更重要的是转变顶层思维,突破数字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