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见yangtuo
来 源:洞见(ID:DJ00123987)
《脑袋决定钱袋》中有一句话,我非常认可:
(资料图)
“贫穷是一种思想障碍,而不是一种经济状态;富人最大的资产不是他账户上的数字,而是他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
很多时候,让一个人陷入贫穷的,不是经济上的困顿,而是思维上的牢笼。
洞见君总结了7个富人思维,请朋友们逼自己练成。
情绪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曾受邀到华盛顿大学进行演讲,有个学生问:
“你们是怎么做到比上帝还要富有的?”
巴菲特回答:“答案很简单,成功与智商无关,关键在于理智。”
比尔·盖茨说:“我非常赞同巴菲特的观点,掌控情绪的能力,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成功。”
不难发现,越是厉害的人,往往越懂得控制情绪。
我想你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
遇到蛮横无理的客户,情绪上头的时候出言顶撞,结果搞砸了合作;接到一项任务就开始唉声叹气,还没开始干,就背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作家胡夫兰德说:世上一切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功败垂成的,往往就是过度的情绪。
真正聪明的人秉持事在人先的原则,遇事先处理事情,再处理情绪。
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格局。
社交
在《百家讲坛》中,主讲人赵玉平提出过一个问题:
一只鹤立于鸡群中,是鹤比较难受,还是那群鸡比较难受?
有人说,鹤进鸡群,是一场降维打击。鹤才不会难受呢,只有那群鸡会在它面前自卑。
可赵玉平老师却说:鹤立鸡群,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被鸡群逼死,要么只能被鸡群同化。
其实这两种观点,也是穷人社交和富人社交最大的区别。
圈子是有同化作用的,但很多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向下社交,或许能得到短暂的优越感,却也意味着永远停留在鸡群。
选择与高人为伍,或许一开始会面临痛苦打击,最终受益的一定是自己。
就如犹太圣典《塔木德》中的那句话: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
工作
《经济学人》发表过一个调查,他们发现了一个很反常的现象:
近30年来,中产和贫困阶级的工作时间在大幅下降,而精英和富人的工作时间却在大幅提升。
50%以上的亿万富翁,每周的工作时间超过65个小时。
产生这样的原因,有两个:
穷人更关心时间产出比,认为工作就是出卖时间。
如果报酬不到位,上班摸鱼,下班躺平,便是他们最好的反抗方式。
富人则认为工作的本质是创造价值。
不断在工作中精进自己,久而久之,自然会带来更多收入。
经济学教授薛兆丰说过一句话:人,永远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
当你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经营,你现在努力的每一分钟,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增值。
理财
看过一个统计数据:
在美国,彩票中奖者的破产率高达75%,每年12名中奖人员中有9人破产。
大多数头奖获得者会在中奖后不到五年,因挥霍无度再次陷入穷困。
不懂得管理金钱的人,迟早会被金钱抛弃。
同一笔资产,不同的运用方式,结果天差地别。
你拿来投资学习,会增值能力;你拿来投资理财,会收获财富。
但如果你只会吃喝玩乐、沉溺在放纵的欲望中,最终结果必然是消耗了自己,也挥霍了财富。
社会研究专家托马斯·斯坦利曾搜集过北美千万富翁的资料,研究他们的背景和致富过程。
结果发现:有钱人更善于运用金钱。
会挣钱是一种能力,如何管理金钱,才更见本事。
行动
作家马银春在《不做金钱的奴隶》中讲过一个故事。
有对兄弟,同时看到了鞋子商机,决定每人办一家鞋厂。
哥哥说干就干,立马请来师傅工人,购买机器原料,不出半个月,就把产品推向了市场。
弟弟则踌躇不决:那么多鞋厂,怎么与其他人竞争?如果失败了,亏空怎么填补?
他犹豫观望,哥哥销路不通,资金周转不灵时,他暗自庆幸;
当哥哥打开销路,赚得盆满钵满时,他又后悔不迭。
最后,哥哥在全国建起庞大的行销网络,而他依旧在原地打转。
《黑天鹅》中有句话:挡在你面前的,只有你自己。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欲望
看过一段关于延迟满足的表述,觉得很有意思。
推迟满足感,不是不贪图安逸,只是重新设置了人生快乐和痛苦的次序:
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到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才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低级欲望靠放纵,顶级欲望靠煎熬。
越是富有的阶层,越擅长克制自己享乐的欲望。
别人沉迷于追剧、打游戏时,他们在读书、看报,了解时事信息;
别人熬夜游走于各种酒会派对时,他们在逼自己学习最先进的财富理念。
欲望,是人为的贫穷。
你的欲望在哪个层次,财富就在哪个层级。
坚持
一张足够大的0.04mm普通纸张,将其反复对折64次,大概会有多高?
很多人觉得,一张薄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纸,再怎么折,10米、20米已经是极限了。
然而,如果你计算一下就会发现,其高度有166020696万公里,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才38.4万公里。
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拥有复利思维的人,会结合当下价值和未来复利,做长期而正确的事。
比如读书复利,作家李笑来在新东方当了7年的英语老师,每天雷打不动看书2小时。
后来,他出书、开专栏,分享自己的所学知识,短短5个月,就获得了令人艳羡的收入。
比如健康复利,“硬核大爷”张全通从31岁开始,每天慢跑2公里,游泳半个小时,整整坚持了49年。
如今80岁的他,不仅样貌身材比同龄人年轻,精神力、记忆力也远超同龄人。
生活中,我们总想追求短和快,最好今天行动了,明天就能看到结果。
可没有量的积累,哪有质的飞跃。
有些事,或许一两天看不到结果,但长此以往,它必然会为你带来丰厚的回报。
作家曾驿翔说:穷人穷口袋,富人富脑袋。
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口袋没钱,而是脑袋空空。
学会和富人一样思考,培养成为富人的习惯,你才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排版| 武小周
编辑| 十一
主编| 孙允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