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国内神秘洞穴探险(探秘四川洞穴探险队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根绳索一口气,上可通天,下可达地……布点、结绳、下降,从和风旭日的山头潜入到阴冷幽寂的洞窟,晋浩算是迷上了这项运动,索性辞去工作,最终将探险洞窟做成了自己的事业。
(相关资料图)
洞中石府究竟是怎样一个天地?他形容这就跟时下热播的《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差不多,而他和四川洞穴探险队的队员所从事的下洞技能,也渐渐“变现”,和摸金校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相比,他们算是“三月不开张,开张吃三月”,承接一个项目,一次就可以有两三万元不等的收入。要吃这碗饭,他们也是跑遍了云贵川多地,在四五百个洞窟中垂直下降,凭的全是胆识和历练。
痴迷洞窟探险,每月两三次探险活动练手
2008年,在邛崃的一次郊游中,晋浩穿入了一个山洞,对未知的恐惧反而刺激了他走下去。现在看来,这只是一段两三百米的洞窟,对于他的家人来说,他算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在国内遍寻社团、从网上搜索经验,最后索性辞去了工作,在2010年拉扯起了一只洞穴探险队,这也是四川首个探洞的户外俱乐部。
“一开始只有六七人,医生、工程师、老板各种角色都有”。即使过了六年,队员依旧只有30多人,仍旧作为一项小众运动存在。
戴着头盔、挎着保险绳、背上一个登山包,装满了手式上升器、胸式上升器、下降器,成了队员标配,据他介绍,整个一套“入门级”装备也就7000多元,可以用上七八年,比起登山这些运动来说,投入并不算多。
就在前几天,探险队刚刚到什邡团年,团年当天也没忘往附近山洞穿越一回。每月长途跋涉找到三四个洞窟,这已经成了探险队必修科目,从川北、川南,到黔西南、湘西,探险队把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摸了个遍,大多数洞内如一座雄伟而雅致的园林,厅堂、游廊、高台、悬梯一应俱全,这让大家流连忘返。“从2010年到现在,大大小小四五百个洞窟还是有了”。
探险不同鬼吹灯 “门外汉”比大自然更致命
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热播,赢得了大批拥趸,其中昆仑山下洞穴探险,更是高度还原了小说中的惊险。在晋浩看来,地下洞窟相比人们预想来说,远没有那么恐怖,除了一些蛇鼠虫蚁,并没有上古生物。
“现在人们对大自然的驾驭已经很娴熟了,但人的经验、技术,往往是容易出事故的环节。”晋浩回忆,2014年,英国一家纪录片拍摄公司出钱请他们去世界最大的洞穴大厅重庆泉口洞协助拍摄,这成了他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从200多米高的天坑降落到底部,并不像飞虎队从天而降那样帅气,第一个队员下去,花了2个小时,等到他下降时,到了一半路程,耳边响起了“嗖嗖”的声音,“就跟电影战场上子弹穿过那样”。晋浩环顾四周,上下左右漆黑一片,没有蝙蝠也没有飞鸟,借着头灯环顾一圈,才发现是上面掉下了石头。后来他才推测,上面另一个探险队的队员为了观看进度,踩到崖壁往下看,落石飞下,如果被击中,就真跟子弹穿过一样了。
晋浩朝上大声喊,“No!”考虑到回音,他只能用一个词来喊话,上面根本没反映过来,石头依然在落,他只好加快速度下降,到底后赶紧寻找掩体。
分工明确团队作战,探洞融合多学科一体
一个团队,分为先锋组、运输组、摄影组、测绘组等不同门类。先锋组托尼介绍,先锋组主要承担岩体勘察、架设绳索等任务,“这其中要运用到力学、几何学,需要有一定想象力。”据他介绍,在岩体上打入膨胀螺丝,每一颗都关系着队员安全。
运输组主要是后勤保障,负责补寄器材、食物,而测绘组则是负责对洞窟进行测量,对洞窟中的水文、动植物、化石也需要有一定了解。队员们坚信,人类早期都在这些洞窟中活动过,在这些暗无天日的洞中,他们发现过石斧、泥碗、以及一些人骨。
在重庆的洞穴探险队中,其中还有队员对地方志很有研究,发现一些遗迹后,还和当地博物馆进行合作。昨日,记者联系到重庆洞穴探险队相关人士了解到,其中一次在重庆发现过一个完整的熊猫头颅化石,有人出价40万想要购买,团队都拒绝了,后来将头颅化石捐赠给三峡博物馆。
“所谓单绳技术,就是可以凭借一根绳子到达你想去任何的垂直领域。”不过,晋浩还是坦言,抛开这些技术,更重要的还是无数次探洞中所积攒的胆识。
承接业务,两个小时收入上万
应了那句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晋浩也凭借着这身技能,年收入十多万,比起上班时三四千的月薪来说,自己的兴趣开始“反哺”,以此拉扯队伍、添置装备。
一次,一家电力公司通过网络找到他们,需要对一个岩洞进行探测。在重庆市石柱县,电力公司在架设电网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深达一百多米的洞窟,要对洞窟地质和容量进行测绘,于是找到了他们。
队员们来回两天路程,收入就靠下洞的两小时,数据采集完毕,就收到了两万多元“佣金”。不过,在一片炸药“光顾”后的岩体,要在一片碎石上找点位,也是考智力的活儿。“除此之外,景区开发也会找到他们,这些项目都成了业余活动之余的‘外快’”。晋浩坦言,毕竟辞掉工作后,自己打算六七年都干好这件事,这些单子成了收入来源。
“也参加一些科考活动,这些都是免费的。”据他介绍,团队曾到陕西紫柏山探险,在海拔1500多米的一个高山,有一个下沉的喀斯特洞穴,上面40℃,到了洞窟中就是冰天雪地了,站在冰柱旁,温度在零下。中科院了解到这个信息后,联系到他们,最后他们将图片、洞窟地貌、地形、空间大小等数据都提供给了他们。
身份尴尬,注册民间组织遇到瓶颈
洞穴探险,90年代进入中国,最早在贵州一带兴起,借助当地地质岩溶所,探险队也应运而生,而在重庆,探险队也借力体育主管部门,成了了探险队伍。
在洞穴探险中,流派主要是英系和法系,“我们算是综合系,走的野路子。”他介绍,英系更求稳,法系更加简洁,而他们则是将两者相结合,平时队员们也会在国内一些组织进行交流,相互学习新知识。
据他介绍,国内洞穴探险队近几年发展较快,比起之前,已经有1000多人的规模了。
希望承接救援任务,让技术发挥到救援中
穿梭川内大大小小洞窟,四川洞穴探险队成员算是洞窟探险“活地图”,“现在经常还是有人自己去探洞,因为经验不足,往往遇到危险。”据他们介绍,不久前就有人在竖井中被困,此前这人也是谭洞交流群里的成员,带着一根绳子、一把手电筒就敢探险,最终被困。
而此前,在广安华蓥山也有驴友穿入洞穴受困,晋浩认为,自己也希望队伍能够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此前,他们就和贵州的救援队员一起,搜救一名迷失洞中的户外驴友。
“现在很多洞穴救援都是山地救援队出马。”晋浩则认为,对于洞穴形态和绳索技术,他们团队相对更加专业,如果承担救援任务,将会事半功倍。2017年,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工作计划,第一就是招兵买马壮大队伍,第二就是力争获得官方认可,积极加入到社会救援的力量中来。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宦小淮 实习生 唐睫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杨渝彤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